🥢為什麼吃飯要數「1、2、3…30」?
你是不是也習慣「扒飯三秒吞」?台灣營養師協會最新調查發現,超過7成上班族每口飯咬不到10下!其實我們的牙齒不是裝飾品,多咬幾下真的差很大~
🧪唾液的神奇力量
當牙齒開始工作時,口腔會自動分泌消化酵素,這些「口水精華」能:
- 把澱粉分解成小分子糖類
- 中和部分食物酸性
- 形成保護膜潤滑食道 實驗證明,咬滿30下的食物糜爛度比10下的高3倍!
🧠自律神經悄悄被影響
咬東西的節奏會刺激三叉神經,像在幫身體「調頻道」:
- 咬得慢→副交感神經活躍(放鬆模式)
- 咬得快→交感神經啟動(緊張模式) 日本研究顯示,飯後刻意慢嚼的人,血壓平均下降5-10mmHg
🍚飽足感機關藏在牙齒裡
從第一口到腦部接收飽足訊號需要20分鐘,如果吃太快:
- 容易過量進食
- 血糖急速上升
- 飯後昏沉想睡 咬滿30下的人,食量會自動減少15%左右,根本天然瘦身法!
💡實用練習3步驟
- 換成小湯匙或筷子夾菜
- 每口食物分3次咬(10下×3階段)
- 搭配「321咀嚼法」:咬30下→停2秒→吞1口 記得先把食物切成小塊,從愛吃的菜開始練習最有效~
❗這些情況要特別注意
- 戴假牙的朋友可從20下開始
- 牙口不好先選擇軟質食物
- 吃火鍋這類燙口食物要更小心 明天開始試著數數看,你會發現連便當都變好吃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