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下腹悶痛、白帶異常當心!婦科醫師教你避免骨盆腔炎反覆感染

女生必看!骨盆腔發炎防護全攻略

最近門診遇到20多歲的小美,她害羞地說「下面一直悶痛,分泌物多到要一直換護墊」,檢查後確診是骨盆腔發炎。這種狀況在台灣門診超常見!尤其天氣悶熱+生理期前後,女生們真的要特別注意~

▍為什麼會「下面」發炎?身體防護機制失靈了!

我們的私密處就像有自動防盜系統

  • 🔒外圍防護:陰道保持弱酸環境(pH3.8-4.5),像天然消毒水抑制壞菌
  • 🚧第二道關卡:子宮頸黏液超黏稠,像生物性濾網擋住入侵者
  • ⚠️但這些防護會被破壞!常見凶手有:
    • 約會後沒清潔直接睡
    • 穿緊身牛仔褲流汗悶整天
    • 用香精衛生棉引發過敏

▍5招打造黃金防護力(超實用版)

1. 內褲清潔大學問

  • 手洗比機洗好!用專用皂搓洗「底檔部位」
  • 曬太陽要翻面!紫外線殺菌更徹底
  • 三個月換新!泛黃變硬就該淘汰

2. 生理期防護升級

  • 衛生棉每2小時換!量少也要換
  • 夜用型別省著用!超過8小時容易培養細菌
  • 推薦「純棉材質+無香精」款式

3. 灌洗陰道超NG!

門診案例:用沐浴乳沖洗→酸鹼值失衡→黴菌感染 正確做法:

  • 洗澡時清水沖外陰即可
  • 分泌物多時,改用弱酸性專用洗劑(每周2-3次)

4. 親密行為防護重點

  • 事後一定要排尿+清洗
  • 保險套全程使用!別等「快射才戴」
  • 新伴侶建議一起做性病篩檢

5. 避孕措施要謹慎

  • 吃事後藥超過3次/年,卵巢容易發炎
  • 診所流產後至少休養1週,別馬上上班

▍這些症狀快就醫!

⚠️危險信號檢查表:

  • 下腹痛超過3天且吃止痛藥沒用
  • 分泌物顏色變黃綠或帶血絲
  • 發燒伴隨腰痠解尿痛
  • 性行為後出血

蘇鴻文醫師提醒:「很多患者拖到輸卵管膿瘍才來,可能影響未來懷孕!」建議姐妹們每半年做抹片檢查,同時檢查骨盆腔狀態。

貼心小技巧

  • 經期前吃蔓越莓錠加強防護
  • 上班族可在座位放透氣坐墊
  • 每天喝2000cc水幫助代謝

最後提醒!熬夜+壓力大會降低免疫力,最近換季溫差大,記得保持作息規律才能遠離婦科問題喔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