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成台灣新國病!中醫破解痰濕體質關鍵
最近健檢發現肝指數飆高?小心可能是「肝包油」找上門啦!現在全台居然每2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,連年輕人都逃不過😱 中醫師說這根本是「吃太好又動太少」惹的禍,那些堆在肝臟的油滋滋廢物,用中醫話術來說就是「痰濕瘀阻」啦!
脂肪肝到底多可怕?5個你必須知道的真相
- 肝臟變油豆腐:不是外面包油,是肝細胞裡塞滿脂肪粒(超過5%肝重就算)
- 沉默殺手:肝不會痛,頂多覺得累累der~等發現通常已堆不少油
- 肝癌新禍首:未來15年要取代B肝成為肝癌主因(嚇哭)
- 連小孩都中招:小學生喝太多珍奶也會得(手搖杯真的母湯)
- 全身都遭殃:血管變黏稠→三高+糖尿病+心臟病全來敲門
中醫消脂茶DIY!兩款辦公室就能泡的神器
🍵【柴胡元氣茶】給熬夜應酬族
- 材料:柴胡1g(小拇指甲大小)、荷葉1.5g(約3枚硬幣大)、五味子0.5g(10粒左右)
- 秘訣:藥材敲碎用茶包袋裝,350cc熱水悶泡5分鐘,喝起來有淡淡草木香
- 功效:幫肝臟大掃除+修復熬夜損傷,適合常喝酒+吃宵夜的你
🍵【洛神纖體茶】給下午茶甜食控
- 材料:荷葉1g+洛神花1g+山楂1g+決明子1g(全部約1湯匙量)
- 秘訣:加點蜂蜜更好入口,飯後喝助消化,便祕族最推!
- 警告:準媽媽別喝!山楂會刺激子宮喔~
從舌頭看體質!你是哪種脂肪肝類型?
👅【吃貨痰濕型】特徵:
- 舌苔又白又厚像奶蓋
- 食慾好到停不下來
- 大便黏馬桶沖不掉
- 保養重點:少碰炸雞珍奶,多做開合跳
👅【虛累累濕氣型】特徵:
- 舌頭邊緣有齒痕
- 吃飽就脹氣
- 整天像電力不足
- 保養重點:晚上11點前睡,喝四神湯健脾胃
按出代謝力!4大消脂穴道圖解
👐【中脘穴】肥油分解器
- 位置:肚臍正上方4指寬(約6cm)
- 按法:用暖暖包熱敷+食指打圈按壓,晚餐後按3分鐘助消化
👐【膻中穴】血液清道夫
- 位置:兩乳頭連線中點(女生取胸骨中央)
- 秘技:擦薄荷油後用掌根上下推,改善胸悶超有感
👐【關元穴】代謝加速器
- 位置:肚臍正下方4指寬
- 加強版:艾灸10分鐘,適合手腳冰冷族
👐【氣海穴】食慾控制器
- 位置:肚臍與關元穴中間
- 時機:飯前按壓2分鐘,降低暴食衝動
中醫師私房菜單大公開
🥣【輕身粥】早餐這樣吃
- 燕麥+薏仁+山藥丁熬煮
- 起鍋前加枸杞,取代精緻澱粉
🥗【祛濕沙拉】外食族救星
- 苦瓜+秋葵+苜蓿芽淋和風醬
- 搭配無糖綠茶,清爽無負擔
生活習慣紅綠燈
🟢 綠燈習慣:
- 每天快走30分鐘(分段累計也行)
- 晚上11點前躺平
- 喝溫水取代冰飲
🔴 紅燈地雷:
- 空腹吃水果(尤其香蕉+芒果)
- 熬夜追劇配洋芋片
- 把拿鐵當水喝
貼心小提醒:如果已經有中度以上脂肪肝,記得每3個月追蹤超音波+抽血檢查!搭配中醫調理通常3-6個月會有感改善,關鍵在「戒糖+少精緻澱粉+規律動起來」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