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阻塞跟便秘不一樣!搞懂這些保命知識
最近門診遇到阿伯抱著肚子衝進來,一直喊「挖欸賽斗啊!」(台語:我的腸堵住),原來是誤把腸阻塞當便秘硬撐三天,差點要開刀!今天就來跟大家細說這個腸道緊急狀況該怎麼應對~
🚨腸阻塞到底是什麼鬼?
簡單說就是整條腸子罷工!食物殘渣完全卡死下不去,連放屁都做不到。跟便秘最大差別在:
- 便秘:大便變硬但腸子會動
- 腸阻塞:腸子完全不會蠕動,可能連水都過不去
🔍腸阻塞兩大類型比一比
類型 | 發生原因 | 危險程度 |
---|---|---|
機械性阻塞 | 物理性卡住 | 可能需緊急手術 |
麻痺性阻塞 | 腸子罷工不動 | 藥物治療為主 |
機械性阻塞5大元凶
- 手術後沾黏:開過肚子最容易中獎!像剖腹產、盲腸炎手術後
- 膽結石亂跑:膽囊結石掉進小腸卡住(老人家常見)
- 疝氣沒處理:腸子從腹壁缺口擠出來被勒住
- 腸子打結:腸扭轉像擰毛巾,多見吃大餐後突然運動
- 腫瘤壓迫:大腸癌最常堵住左側降結腸
麻痺性阻塞3大禍首
- 電解質失衡:低血鉀最要命!常發生在狂拉肚子或利尿劑過量
- 術後腸休克:腹部手術後24小時內容易發生
- 藥物副作用:嗎啡類止痛藥、抗憂鬱劑要特別小心
👵高危險群注意!這些人最容易被腸子背叛
- 開過腹部手術(沾黏機率達20%!)
- 60歲以上長輩(腸蠕動變慢+肌肉無力)
- 長期便秘族(糞便累積成硬塊)
- 腫瘤患者(尤其大腸癌第三期以上)
- 愛吃宵夜配酒(增加腸扭轉風險)
⚡出現這些症狀快掛急診!
- 爆痛型腹痛:像被刀割的陣痛,痛到冒冷汗
- 嘔吐物有屎味:晚期會吐膽汁甚至糞水
- 肚子鼓得像氣球:敲起來有咚咚聲
- 超過12小時沒放屁:連小屁都擠不出來
🏥確診腸阻塞必做檢查
- 立位腹部X光:看腸氣分布和液平面
- 電腦斷層掃瞄:確認阻塞位置和原因(準確度達95%)
- 鋇劑灌腸攝影:檢查大腸結構是否異常
💉治療方式怎麼選?
非手術治療:
- 鼻胃管減壓抽吸(插管超不舒服但能避免開刀)
- 靜脈注射補充電解質
- 打抗生素預防敗血症
緊急手術時機:
- 腸子開始發黑壞死
- 出現腹膜炎症狀(肚子變硬、發燒)
- 保守治療24小時無效
常見手術3種:
- 腸切除吻合術:切掉壞死段接回腸道
- 腸造口術:暫時性人工肛門(通常做3-6個月)
- 沾黏分離術:用腹腔鏡清理粘連組織
🛡️預防腸阻塞7招
- 術後早下床:開刀後24小時內要起身走動防沾黏
- 補充益生菌:每天吃無糖優格或益生菌膠囊
- 喝水公式:體重x30c.c.+運動500c.c.(例:60kg每天至少2300c.c.)
- 高纖吃對時間:早餐吃燕麥、晚餐吃木耳(睡前3小時不吃)
- 按摩腸道:以肚臍為中心,順時鐘按壓10圈(早晚各一次)
- 避免暴飲暴食:大餐後至少隔2小時才能運動
- 定期清宿便:每週吃2次帶皮蘋果+奇亞籽
💡醫師小叮嚀
腸阻塞復發率高達35%!曾經中過招的人要:
- 隨身帶「醫療警示卡」註明病史
- 每3個月做腹部超音波追蹤
- 出現腹痛先禁食,別亂吃瀉藥
- 保持BMI在18.5-24之間(過胖過瘦都危險)
最後提醒大家,如果肚子痛伴隨吐、脹、悶、塞四大症狀,別猶豫快就醫!腸阻塞搶救黃金期只有6-8小時,寧可白跑急診也不要延誤治療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