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痛別再硬撐!物理治療師教你「零器材復健法」
最近天氣變化大,是不是覺得膝蓋像生鏽的門軸,上下樓梯時還會發出喀喀聲?其實超過7成台灣人都有膝關節不適問題,跟著專業復健技巧每天練習,不用跑診所也能自己改善喔!
🚨這些NG動作千萬別做!
先幫大家劃重點!全蹲、跪姿拉伸、弓箭步這些常見動作,其實超傷膝蓋軟骨!特別是:
- 膝蓋超過腳尖的姿勢(壓力暴增3倍)
- 突然扭轉關節的動作(容易磨損半月板)
- 單腳負重訓練(會讓受力不平衡)
💡5招「無痛復健術」分解教學
1. 椅子半蹲|訓練大腿肌群
❶ 找張穩固椅子站在前方「約2個腳掌」距離
❷ **腳掌完全貼地**,想像屁股要往後坐馬桶
❸ 用「5秒慢下→暫停3秒→5秒起身」節奏
❗️重點:膝蓋絕對不能超過腳尖!可用手機側拍確認姿勢
2. 階梯輕點|提升關節穩定度
➔ 準備15-20cm高度踏階(可用厚書本替代)
➔ 右腳踩穩後,左腳「腳尖輕點」階梯邊緣
➔ 上下動作時**保持骨盆正向前方**
🌟小技巧:手扶牆壁更安全,每邊做滿12下再換腳
3. 踮腳平衡術|強化小腿肌力
☑️ 雙腳與肩同寬,手扶椅背保持平衡
☑️ 腳跟緩緩離地到最高點「停5秒鐘」
☑️ 下降時**腳跟不碰地**,維持微懸空狀態
⚠️注意:如果容易抽筋,可改穿厚襪子緩衝
4. 靠牆抬腿|減輕膝蓋壓力
① 坐地板背靠牆,傷腳完全伸直
② 腳尖「用力勾向自己」啟動大腿肌肉
③ 抬離地面約「2個拳頭高」停留10秒
💡進階版:在腳踝掛500cc寶特瓶增加強度
5. 滾球伸展|放鬆深層筋膜
✨ 準備排球大小軟球(或毛巾捲)
✨ 膝窩夾球後「極慢速」伸直彎曲
✨ 動作範圍不用大,重點在「肌肉微酸感」
🎯每天早晚各做1組,關節卡卡感明顯改善
🛑復健常見QA一次解惑
Q:做完反而更痛正常嗎?
A:肌肉微酸是正常,但若「刺痛感持續2天」要暫停並就醫
Q:生理期可以練嗎?
A:建議避開經期前3天,期間改做輕度抬腿動作
Q:要吃保健食品加強嗎?
A:優先從天然食物補充膠質(如:黑白木耳、秋葵)
同場加映 ➜ 泡澡時多按壓「膝眼穴」(膝蓋下方凹陷處),搭配42°C熱敷效果更加倍!記得穿護膝保暖,半年後你會感謝現在堅持的自己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