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杖健走隱藏大學問!這些NG用法你中了幾個?
最近超夯的「複利健走法」在公園長輩圈掀起熱潮,但你知道嗎?光是「怎麼拿手杖」就藏著滿滿細節!郭健中醫師特別提醒,用錯方法可能越走越傷身,以下整理四大常見錯誤&正確解方:
✘ 地雷1:拿錯裝備當萬用
拐杖/雨傘≠健走杖!
- 高度差很大:普通拐杖高度只到腰部,健走杖要配合身高調整(約身高的65%),讓手肘能自然彎曲90度
- 受力點不同:拐杖設計是「單點支撐」,健走杖要「雙杖推進」帶動全身肌肉
- 臨時代用風險:急用雨傘當杖會讓手腕過度彎折,傘骨結構也無法承受反覆衝擊
醫師小教室
「曾遇過阿姨拿孫子的登山杖來用,結果因長度不合摔跤」郭醫師建議,初學者最好選「可調式三節杖」,材質首選碳纖維兼具彈性與輕量。
✘ 地雷2:認真過頭反受傷
這些症狀代表你太拚了!
- 隔天手掌出現瘀青
- 手肘關節隱隱作痛
- 肩膀像扛重物般僵硬
正確心態這樣養
- 前兩週先練「空杖」:不插地單純配合擺動
- 從每天10分鐘開始:重點是培養節奏感
- 搭配呼吸練習:跨步時吸氣,推杖時吐氣
郭醫師笑說:「又不是行軍打仗,放輕鬆才能走得久!」建議可邊走邊哼歌,自然調整成適合自己的步頻。
✘ 地雷3:當獨行俠自己亂走
揪團健走5大好處
- 即時校正姿勢:同伴可觀察你是否駝背
- 分享路線情報:哪裏有適合的斜坡訓練場
- 交換裝備心得:哪款手套防滑最有效
- 互相激勵打氣:約定每週挑戰新距離
- 安全更有保障:突發狀況有人照應
進階小技巧
- 組「年齡混搭」隊伍:年輕人學長輩的耐力,長輩學年輕人的爆發力
- 定期舉辦「杖友會」:相約做草地伸展操+野餐交流
✘ 地雷4:覺得一輩子都要靠手杖
三階段脫離計畫
階段 | 目標 | 訓練重點 |
---|---|---|
強化期 | 建立肌力 | 每天持杖走30分鐘+斜坡訓練 |
適應期 | 調整平衡 | 單日交替使用/不使用手杖 |
自由期 | 完全自主 | 保留手杖做專項訓練 |
「我常跟患者說,健走杖就像學騎腳踏車的輔助輪」郭醫師分享自身經驗,透過正確訓練,患者平均3-6個月就能減少依賴,且步態比受傷前更穩健!
專家加碼:雨天應急這樣做!
臨時下雨想用傘杖合一?謹記「三不二要」原則:
- ✘ 不要收折傘
- ✘ 不要握塑膠柄
- ✘ 不要反向施力
- ✔️ 要選直傘非折傘
- ✔️ 要握金屬接合處
最後提醒,特殊材質健走杖能承受200公斤衝擊力,這可不是普通雨傘辦得到的!想長期訓練還是建議投資專用裝備,才能走出健康又走的安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