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邊玩水暗藏殺機!這些保命招你一定要會
最近屏東飛龍瀑布發生5人遭暴漲溪水沖走的意外,這群玩家可都是台大、成大的登山社高手,連專業教練都躲不過的危機,更別說一般民眾了!根據消防署統計,溪邊溺水機率41%比海邊25%高快一倍,到底為什麼看似平靜的溪流反而更危險?
台灣溪流暗藏3大奪命陷阱
- 地形像溜滑梯:台灣高山多溪床陡,可能前腳踩石頭、下一步就跌進3米深潭
- 石頭長青苔:溪底圓石頭+滑溜溜藻類,穿普通拖鞋根本站不穩
- 水流超會騙人:水面流速慢≠水底流速慢,雙層水流讓你秒被沖走
玩水前必做3件事
- 觀察疊石標記:找前人用石頭堆出來的過溪路線
- 測試水流強度:丟樹枝看流速,超過每秒1公尺別硬闖
- 穿戴正確裝備:至少要穿「溯溪鞋+頭盔」,專業玩家會帶浮力袋
被沖走時2招保命
攻擊式自救法(適合游泳高手)
- 臉朝上游呈45度角
- 用抬頭捷泳逆流斜切
- 雙腳保持打水避開底部岩石
防守式保命法(推薦給所有人)
- 雙手交叉抱胸護住頭部
- 身體仰躺臉朝上呼吸
- 雙腳抬高順水流方向漂
- 遇到障礙物用腳蹬開
資深救生員提醒:「仰漂時要把屁股往下沉,反而更容易讓臉部浮出水面!」
這些地方千萬別下水
⚠️ 瀑布正下方(容易有漩渦)
⚠️ 兩岸有倒木的窄河道(易卡住身體)
⚠️ 午後雷雨前後2小時(山洪暴發高危險期)
最後提醒大家,手機裝防水袋+下載離線地圖才能及時求救。玩水開心很重要,但平安回家才是真本事!